返回

3-3-E

从东日本大震灾海啸的经验中所发现避难的相关课题

从造成众多死难者的东日本大震灾海啸的经验中,发现了各种问题。为了“保住每个人的性命”都需要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来思考。

海啸避难
从平时就建立起“共同帮助”需要照顾者的机制。

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中,岩手、宫城、福岛3县因海啸直接死亡的人当中,60岁以上者约占64%(※1)。考虑到当时这3个县的灾区总人口中60岁以上者占比约为31%(※2),可见老年人受害之严重。另外,据说残疾人的死亡率是全体居民死亡率的近2倍(※3)。为了今后考量,在灾害中如何保护以老年人和残疾人以及婴幼儿、孕妇及产妇、伤病人、旅行者等需要支援的人呢?我们需要与行政、消防、警察等相关机构以及町内会和自主防灾组织等地区社会合作,从平时就建立起“共同帮助”的机制和规则。

※1 出自《2012年版 警察白皮书》
※2 出自《2011年版 防灾白皮书》中〈东日本大震灾中死亡和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比较(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
(内阁府根据日本警察厅、总务厅资料编制 人口构成 截至2010年9月1日)
※3 出自内阁府《第32届残疾人制度改善推进会议 2011年5月23日 议事要录》以及
  NHK调查《东日本大震灾中受灾的残疾人数(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截至2012年9月5日

海啸警报、避难信息
努力传递接收更加准确的信息

在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中,气象厅在地震发生3分钟后发布了海啸警报,但是由于技术限制,第1报的海啸推测高度(3米)大大低于实际的海啸高度,且未能迅速更新。各自治体由于失去防灾行政无线电的电源等原因,未能充分传达更新后的海啸警报。
基于这些反省,人们改善了海啸警报和避难信息的发送方式,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作为接收信息的个人,关键是要具备“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的意识,确保始终能够从多个信息源获得最新的信息。

正确理解与运用海啸灾害预测地图

在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中受灾的岩手县内,所有沿岸市町村都制作了海啸灾害预测地图。海啸灾害预测地图是指标记以往的海啸或根据海啸演习设想的浸水范围、避难场所、避难路径等信息,为防灾而设计的地图。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由于海啸灾害预测地图上某些地方没有浸水标识,使人误以为“这里没事”,导致延误避难的情况。指定的避难场所也出现过浸水的情况。
根据情况,实际的浸水范围和浸水高度有可能会超过海啸灾害预测地图记载的预测值。关键是要有意识地“逃往更安全的地方”,将其灵活地运用于避难措施。

防潮堤
海啸越过防潮堤袭来

在经历过多次海啸灾害的岩手县沿岸地区,作为应对海啸的措施,人们推进了防潮堤和防波堤等的建设。在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中,例如高15.5米的普代水门和太田名部防潮堤抵御了海啸,保护了普代村村民的生命,釜石湾口防波堤虽然遭受严重的破坏,但是据悉它将海啸的高度最大降低了6米左右,种种事例证明建设的海岸保全设施取得了效果。但是,海啸之巨大远超设想,在许多沿岸市町村地区越过或破坏防潮堤等设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对于今后可能发生的巨大海啸,仅靠硬件方面的措施是有限的。也需要实施配套的日常避难训练和防灾学习等软件方面的措施,关键是每个人都要具备“海啸会越过防潮堤袭来”的意识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