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方整備局的行動2 道路搶通「梳齒作戰」
實行「梳齒作戰」
─未列於防災計畫中的迅速「確保救援路線」─
所謂「道路搶通」是指道路因災害而中斷之際,開拓出僅供緊急車輛通過的最低限度寬度路線。
東北地方整備局針對預想之各種災害,具體訂定預防、應急對策、修復重建的各階段業務計畫。但東日本大震災發生當時並未有「搶通」的概念,這是由於當初並未預想到會因地震與海嘯,導致沿岸地區幾乎全區道路皆中斷的事態。
在列於業務計畫中的道路「修復」前,盡快確保緊急車輛的救援路線便成為最優先的課題。
仙台本局的災害對策室中,以道路調查官為中心,由道路班從發生災難當天的3月11日深夜開始到隔日凌晨負責進行救援路線的選定。將影響人命及修復的據點設施如受災沿岸的主要都市、重要港灣及急救醫院等列表,研究出可有效率地到達之路線。訂立作戰方式,將東北自動車道與國道4號作為縱軸,朝太平洋沿岸方向,以梳齒狀貫通橫向延伸的12條國道,從12日黎明時分開始,在發布大海嘯警報的狀態下,當地的建設業者、自治體、自衛隊與警察一同著手進行搶通作業。
此「梳齒作戰」最終選定了16條路線,將道路搶通的人員及器材集中,在發生災難的4天後,除去因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劃為警戒區域的1條路線外,共搶通了15條路線。7天後沿著海岸線行駛的國道45號與6號已有97%開拓完成,作戰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