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K

東北地方整備局的行動1 防災直升機「陸奧號」

災害發生37分鐘後 緊急起飛

─即時影像成為最初判斷的關鍵─

「局長,要讓直升機升空!要以無人方式升空!」這是2011年3月11日,災難發生時,當時東北地方整備局防災課長立即做出的判斷。所謂「讓直升機以無人方式升空」是指地方整備局職員不搭乘,僅由直升機組員獨自飛行。從仙台本局前往有著直升機待命的仙台機場,連平時也需要約1個小時的車程,因此他才建議不等職員,由組員獨自飛行。
智利地震海嘯於東日本大震災海嘯的前年發生,防災課以當時的反省為基礎,從2011年1月開始製作「模擬宮城縣海域地震之直升機運用計畫」,在與直升機航行委託公司間鋪設專用線路的同時,還進行在職員到達機場的約1小時期間,由直升機組員獨自飛行,並傳達狀況的訓練等,做好充足準備。

災害發生後不到10分鐘,飛行員就從東北地方整備局收到前往現場(仙台機場)的緊急出動指示。他們依照培訓所學,從災害發生不久後就在現場準備。他們切斷在激烈地震中損壞的飛機庫鐵捲門,不斷向停止運作的機場管制塔臺請求離陸許可,最終在取得「依照自身判斷,確認安全後即可起飛」的理解下離陸。
隨後,仙台機場遭巨大海嘯吞噬,可說是在千鈞一髮之際離陸。
從直升機傳來的直播影像拍到了襲擊沿岸地區、超乎想像的巨大海嘯,時時刻刻傳達出衝擊性的災情。這些影像提供了重要資訊,讓當局能判斷當下必須採取何種行動來「拯救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