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支援行動 從內陸支援沿岸地區
在沿岸各地遭逢海嘯嚴重破壞之際,內陸支援了災區
遠野市的事例
拯救、守護、連繫沿岸災區的生命
這就是沒有海、不會遇上海嘯、位於內陸地區的遠野應盡的職責!
3月11日 15:00
① 地震發生後短短14分鐘,遠野運動公園立即開放,作為救援部隊的後方支援基地
地震發生時,遠野市也出現了劇烈的搖晃,這場搖晃強烈又漫長。遠野市政廳1樓嚴重損壞,由於擔心會有倒塌的危險性,在停車場搭起帳棚,成立了災害對策總部。市長確認職員平安無事後,下令確認市內的狀況,同時指示開放冬季關閉中的遠野運動公園。這是在地震發生僅僅14分鐘後即下達的指令,市長判斷自衛隊、警察、消防等救命救援相關各種部隊會趕來。
在那之後,確認市內未有生命相關損失情況。在市政廳損壞、停電又天寒地凍的黑夜中,陸上自衛隊的先遣部隊按照平時訓練抵達,接著自衛隊車輛和大型直昇機、警察及消防車輛等陸續集結。遠野市民化為前所未有的角色──「後方支援據點」,展開一場奮戰。
向遠野運動公園(救援部隊後方支援基地)集結的行動
3/11
- 15:00 下令開放遠野運動公園
- 17:00 設施管理公司在公園準備迎接救援隊
- 17:40 岩手縣警機動隊集結
- 17:52 第1次總部會議(遠野警察署、自衛隊、NTT也一同參與)
- 19:00 陸上自衛隊第9師團先遣隊抵達
- 21:32 陸上自衛隊第I陣32輛車共100人,朝沿岸地區出發
- 21:49 秋田縣警8輛車共18人集結,朝大船渡出發
3/12
- 1:20 山形縣警6輛車共13人集結,朝陸前高田市出發
- 1:59 陸上自衛隊第9師團第9後方支援部連隊(7輛車共14人)集結
- 2:55 山形縣警7輛車輛共25人集結,朝陸前高田市出發
- 3:00左右 陸上自衛隊第9師團第9高射特科大隊、第9設施大隊、第9偵查隊集結
在隨即展開的行動中集結的各組織人數:3,500人
3月12日 1:40 地震發生11小時後
② 深夜突然接到SOS求救信號,立即展開「後方支援」行動
才剛跨日不久,一名男子跑進對策總部。
他求救說「有500人正在大槌高中避難。完全沒有飲用水和食物,請想辦法幫助他們」。在山林大火發生之際,他連夜翻過兩座山,這是沿岸災區第一個發出的的悲痛SOS求救信號。相機拍下了極其悲慘的受災慘狀。
遠野市立刻準備了毛毯、防災食品、水、煤油等物資,12日4點50分,2名市政府職員待天亮後趕往現場。他們傳回的第一個訊息是「難以用言語形容……」。
由於這個支援請求,隔天13日,除了遠野市災害對策總部之外又再設置了「遠野市東日本大震災後方支援行動總部」,市政府職員和市民團結一心,正式展開後方支援行動。
③ 為了盡量拯救更多的人,未等災區發來「請求」便展開支援
遠野市未等災區自治體發來支援請求,便派遣調查隊,開始自發地供給食品、收容受災民眾。這種應對已經跨越了日本當時的「災害救助法」當中,以災區主動提出請求為前提的框架。
之後,職員不分晝夜收集資訊,每天早上,由遠野市職員和市民組成的救援隊都會前往災區。派遣出去的救援隊每天早晚兩次報告當地的情況,務求資訊共享,全體人員團結一心,使支援災區的意志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而市民不斷捏製三角飯糰送往災區,從災害發生之日起29天內共送出14萬2,400個。支援物資與人力持續送達。
作為交通樞紐、道路網的節點
若以遠野市為中心點畫一個圓,半徑50公里範圍內,包含了從宮古市到陸前高田市的六個沿岸地區市町、內陸的盛岡市、花卷市、北上市、以及奧州市均在其中。從遠野市搭乘直昇機前往圈內的沿岸地區約15分鐘,車程約1小時。此外,有四條國道行經遠野市,這裡也曾是連結內陸都市與沿岸市町村的交通樞紐。
此地自古以來便是連結內陸地區和沿岸地區的交通要衝,1896年的明治三陸地震海嘯發生時,也有許多受災民眾來此避難,由於這裡鄰近災區,還設置了救援本部。《遠野市史》中,記錄著當時遠野市的前身遠野町與岩手縣警一同展開救援行動,動員所有牛馬、車輛運送食品及其他生活物資,並通過救援釜石和大槌的決議,準備慰問金,派遣議員和工作人員前往視察狀況。
實際感受到守護生命的奮戰。兩次訓練派上用場
2007年
在內陸地區首次舉行以沿岸地區發生海嘯災害為設定的「岩手縣綜合防災訓練」
防災訓練通常會假設舉行的自治體發生災害,但遠野市舉行防災訓練的這一年,是將遠野市設定為支援沿岸地區的中繼救援基地。在遠野設置縣的綜合協調所,進行醫療救護與派遣、救援物資的分派與輸送訓練,驗證後方支援的有效性及必要性。
2008年
東北六縣全體自衛隊參與,舉行史無前例的震災應對訓練「陸奧ALERT2008」
在30年內,以宮城縣三陸海域為震源發生地震海嘯的機率為99%機率。當時,為了做好準備,自衛隊實施了大規模訓練,包括以遠野運動公園為中心進行實際集結等。實際驗證遠野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遠野運動公園寬闊度的必要性。
而這場訓練在2011年3月11日,化作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