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F

后方支援活动 内陆支援沿岸地区

在沿岸各地遭受严重的海啸灾害之际,内陆支援了灾区

远野市的事例

拯救、守护、维系沿海灾区的生命
这就是没有海、不会遇上海啸,位于内陆地区的远野应尽的职责!

3月11日 15:00
① 地震发生后短短14分钟,远野运动公园立即开放,作为救援部队的后方支援基地

地震发生时,远野市也出现了剧烈的晃动。这场晃动强烈又漫长。远野市政厅1层严重损坏。由于担心会有倒塌的危险性,政府在停车场搭起帐篷,成立了灾害对策总部。市长确认职员的安全后,下令确认市内的情况,同时指示开放冬季一直关闭的远野运动公园。这是在地震发生仅仅14分钟后就做出的部署。市长判断自卫队、警察、消防等救生救援相关各种部队会赶来。
此后,查明市内未发生生命相关损失。在市政厅遭到破坏、停电又天寒地冻的黑夜中,陆上自卫队的先遣队按照平时训练抵达,接着自卫队车辆和大型直升机、警察和消防车辆等陆续集结。远野市民转变成前所未有的角色——“后方支援据点”,开始了战斗。


向远野运动公园(救援部队后方支援基地)集结的行动

3/11
3/12
在立即展开的行动中集结的各组织人数:3,500人

3月12日 1:40 地震发生11小时后
② 深夜突然接到SOS求救信号,立即展开“后方支援”活动

才刚跨日不久,一名男子赶到对策总部。
他求救说“有500人正在大槌高中避难。完全没有水和食物。请想办法帮助他们”。在发生山火的情况下,他连夜翻过两座山,这是沿岸灾区第一个发出的沉痛SOS求救信号。摄像机捕捉到了严重受灾的惨状。
远野市立即安排毛毯、应急食品、水、灯油等物资,12日4时50分,2名市政府职员待天亮后赶赴现场。他们传回的第一个讯息是“难以用语言形容……”。
以该支援请求为契机,次日13日,在远野市灾害对策总部之外又设置了“远野市东日本大震灾后方支援活动总部”,市政府职员与市民团结一致,正式开始了后方支援活动。

③为了尽量拯救更多的人,未等灾区发来“请求”便展开支援

远野市未等灾区自治体发来支援请求,便派遣了调查队。开始自发提供食品、收容灾民。这种应对已经超越了日本当时的《灾害救助法》当中,以灾区发来请求为前提的框架。
此后,职员不分昼夜收集信息,每天早上,由远野市政府职员和市民组成的救援队都会赶往灾区。派遣的救援队每天早晚两次报告当地的情况,确保信息共享,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使支援灾区的意志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市民们不断捏制饭团送往灾区,自灾害发生之日起29天内共送出14万2,400个。支援物资和人力持续送达。

作为交通枢纽、道路网的节点

若以远野市为中心画一个圆,半径50千米范围内,包含了从宫古市到陆前高田市的6个沿岸地区市町,内陆的盛冈市、花卷市、北上市,以及奥州市均在其中。直升机到圈内的沿岸地区约15分钟,车程约1小时。另外,远野市有4条国道穿过,过去还曾是连接内陆城市与沿岸地区的节点。
该地区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内陆部与沿岸部的交通要冲,据记载,1896年明治三陆地震海啸发生时,也有许多灾民来此避难,由于离灾区很近,救援总部也被设置于此。《远野市史》中记载,当时远野市的前身远野町与岩手县警一起展开救援活动,动员所有的牛马、车辆运输食品和其他生活物资,还决议通过了向釜石和大槌提供救援,准备慰问金,并派遣了议员和工作人员前往视察情况。

切身感受守护生命的战斗。两次训练派上用场

2007年
内陆地区首次实施假设沿岸地区发生海啸灾害的“岩手县综合防灾训练”

防灾训练通常会假设开展训练的自治体发生灾害,但是远野市开展防灾训练的这一年,是将远野市设定为支援沿岸地区的中转救援基地。在远野市设立了县的综合调整所,开展了医疗救护和派遣、救援物资的分派和输送训练,使后方支援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得到验证。

2008年
东北6县全体自卫队参加,开展史无前例的震灾应对训练“陆奥ALERT2008”

在30年内,以宫城县三陆海域为震源发生地震海啸的概率为99%。当时,为了做好准备,自卫队实施了大规模训练,包括以远野运动公园为中心开展真实集结等。这些训练使远野市位置的重要性和远野运动公园宽度的必要性得到验证。
之后,这些在2011年3月11日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