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C

震災遺址 TAPIC 45

震災海嘯前,用作觀光景點和市民休憩的場所
繁榮一時的「TAPIC 45」

1991年,陸前高田市開設了「TAPIC 45」作為「陸前高田資訊中心」。由於建設在國道45號沿線,因而獲得了「TAPIC 45」的暱稱,後來在1993年被指定為道路休息站。「TAPIC 45」作為鄰近國家名勝「高田松原」的觀光據點,負責提供地區資訊,之後還附設了物產館等,作為觀光客和市民共同的休憩場所而熱鬧一時。

靠海側設有樓梯的特色設計

「TAPIC 45」為鋼筋混凝土的兩層樓建築,高約19公尺,被設計成可以耐得住海嘯的堅固構造。其最大的特徵是建築物的背面(靠海側)由階梯狀的斜面構成。面向大海的斜面可以削減海嘯的能量,同時也考慮到了從靠海側攀登時的便利性。
這座建築的外觀從側面看呈現三角形,令人印象深刻。

巨大海嘯席捲而來 跑上「TAPIC 45」因而獲救的3條寶貴性命

2011年3月11日,侵襲「TAPIC 45」的海嘯高達14.5公尺。海嘯將面向廣田灣的松樹林剷倒,同時步步逼近,當時正在附近工作的3人趕緊跑上「TAPIC 45」背面的樓梯,因而倖免於難。
當時「TAPIC 45」只露出最頂部,周圍被海水包圍,惡水整夜未退,據說3位避難者忍受著長時間的寒冷直到隔天。

作為震災遺址傳達海嘯的威脅

東日本大震災海嘯過後,雖然「TAPIC 45」的建築結構還存在,但內部受到海嘯的直接衝擊,已經嚴重損毀,牆壁傾倒,裡頭的物品全被沖走,而被沖入的松樹至今依然留在其中。
從東日本大震災海嘯的那天起,時光飛逝,城鎮的樣貌已然改變,而「TAPIC 45」作為高田松原海嘯重建祈禱公園內的震災遺址之一,以受災當時的樣貌保存了下來,繼續述說著海嘯的威力與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