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概要
日本國內觀測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嘯
地震引發的海嘯以日本東北地區到關東地區北部的太平洋沿岸為中心,波及到北海道至沖繩的廣大區域。
靠近日本海溝的區域(震央附近)有超過50公尺的斷層水平位移,由此推測周圍海底隆起高達12公尺以上,一般認為該地殼變動即為造成巨大海嘯的原因。
東北地區太平洋沿岸許多觀測點在地震發生後立刻觀測到和緩的海水回流,而在地震發生約15分鐘後(15點多)轉變為前導波,形成高度甚高的海嘯呼嘯而來,又過了10分鐘左右,在某些地方形成了非常洶湧而巨大的海嘯。
襲擊各地的海嘯高度
東日本大震災海嘯為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這三個縣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帶來莫大的災害。根據建築物留下的淹水痕跡等來看,淹水高度(痕跡高度)在岩手縣大船渡市的綾里灣達23.8公尺,在宮城縣唐桑半島西部達24.0公尺,在福島縣相馬海岸達14.5公尺(參照右表)。海嘯在陸地上爬升的高度稱為溯升高,在岩手縣宮古市姉吉漁港有到達39.4公尺的紀錄(※1)。從河川溯升的海嘯,在北上川從河口到達約49公里(※2)的內陸處。
※1 出處:都司嘉宣等〈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海域地震海嘯高度調查〉《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彙報》Vol.86 2011
※2 出處:《國土交通白皮書 2010年度版》2011
里亞斯式海岸的海嘯特徵
海嘯的高度會隨著海岸附近地形而有顯著變化。在岬角前端及里亞斯式海岸常見的V字型海灣深處等地,海浪會集中,局部升高。在三陸地區,從岩手縣的宮古灣至宮城縣牡鹿半島的海岸即為里亞斯式海岸。
淹水面積
青森、岩手、宮城、福島、茨城、千葉這6個縣共62個市町村的淹水面積總計有561平方公里。這相當於東京23區(619平方公里)幾乎都被淹沒的面積。以縣來看,宮城縣為327平方公里、福島縣112平方公里、岩手縣58平方公里,而平地較多的宮城縣,淹水面積約佔全縣的16.3%,壓倒性地大過其他地區,仙台平原則是從海岸線起5公里的範圍內全都淹水。在岩手縣的野田村和陸前高田市、宮城縣的南三陸町和東松島市,以及福島縣的新地市等地,市區有8成以上淹水,形成了毀滅性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