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C

海啸的概要

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啸

地震引发的海啸以日本东北地区到关东地区北部的太平洋沿岸为中心,波及到从北海道至冲绳的广泛区域。
在日本海沟附近的区域(震央附近)有超过50米的断层水平位移,由此推测周围的海底隆起高达12米以上,一般认为该地壳变动是导致巨大海啸的原因。
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的很多观测点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观测到了缓慢的后退浪,而在地震发生约15分后(15时多)转变为前进浪,形成非常高的海啸涌来,又过了10分钟左右,在某些地方形成了非常汹涌而巨大的海啸。

袭击各地的海啸高度

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为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这三个县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带来了尤为巨大的灾害。从建筑物残留的水淹痕迹等来看,水淹高度(痕迹高度)在岩手县大船渡市的绫里湾达23.8米,在宫城县唐桑半岛西部达24.0米,在福岛县相马海岸达14.5米(参见右表)。海啸在陆地上爬升的高度称为波浪爬高,在岩手县宫古市姊吉渔港有到达39.4米的记录(※1)。逆流而上的海啸在北上川从河口到达约49千米(※2)的内陆处。

※1 出处:都司嘉宣等人〈2011年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地震的海啸高度调查〉《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汇报》Vol.86 2011
※2 出处:《国土交通白皮书 2010年度版》2011

里亚斯式海岸的海啸特点

海啸的高度会根据海岸附近的地形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海角端部和里亚斯式海岸常见的V字型海湾深处等地,波浪会集中,局部升高。在三陆地区,从岩手县的宫古湾至宫城县牡鹿半岛的海岸即为里亚斯式海岸。

浸水面积

青森、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千叶这6个县共62个市町村的浸水面积合计有561平方千米。这相当于东京23区(619平方千米)几乎都被淹没的面积。按县来看,宫城县为327平方千米,福岛县为112平方千米,岩手县为58平方千米,而平地较多的宫城县,浸水面积占全县约16.3%,压倒性地大过其他地区,仙台平原则是自海岸线起5千米的范围内全部浸水。在岩手县的野田村和陆前高田市、宫城县的南三陆町和东松岛市,以及福岛县的新地市,市区有8成以上浸水,形成了毁灭性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