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堆積物剝除標本
海嘯堆積物是什麼?
隨著海嘯被搬運而堆積的泥沙和石頭稱為「海嘯堆積物」。目前已知海嘯堆積物多以沙層的形式保存於濕地或湖沼等地層中。藉由推測海嘯堆積物堆積的年代,可以探明過去海嘯發生的時間及間隔。
巨大海嘯的痕跡──岩手縣山田町的海嘯堆積物
這個剝除標本是2014年在三陸海岸的中央地區、岩手縣山田町的小谷鳥地區進行海嘯堆積物調查時製成的。調查地點是朝向南側的低濕地 ,這裡在東日本大震災海嘯前被作為水田使用。根據調查的結果,在濕地的堆積物(富含植物遺存及有機物的地層)中,發現多處由可在海岸看到的泥沙、石頭所組成的海嘯堆積物。同時,在這次調查中,也確認了過去六千年間一共有13層的海嘯堆積物,當中有3層是新形成的,分別是由2011年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海嘯(東日本大震災海嘯)、1896年明治三陸地震海嘯、以及1611年慶長三陸地震海嘯所造成的。而在此之下還有疑似869年貞觀海嘯所造成的堆積物層。1933年昭和三陸地震海嘯的痕跡,則因水田耕作等原因無法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