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于历史的海啸
关于“三陆”这一地区名称
“三陆”是明治时代(1868~1912年)陆奥、陆中、陆前这三个地区的总称。
现在主要是指从青森县八户到岩手县、宫城县牡鹿半岛的沿岸地区之名称。
关于地震规模的标识
表示地震规模的尺度有几种,根据使用的公式和地震观测网的不同,数值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本馆的展示中,通常以由地震波的振幅计算得出的“震级(M)”表示,而东日本大震灾海啸及海外发生的地震,则是以由断层偏移的规模为基础计算得出的“矩震级(Mw)”来表示。
869年7月13日
贞观地震海啸
载入史册的东北最早的海啸
869年7月13日夜晚,现在的东北地区太平洋一侧发生了大地震和大海啸。此事件被记载于当时政府编纂的《日本三代实录》中,是载入史册的东北地区最早的海啸事例。当时,镇守府设置于多贺城(现宫城县多贺城市),城郭、仓库、门楼、墙壁等大量坍塌。此后,海啸涌向城下,多贺城周边化作一片汪洋,没来得及逃跑的1,000多人溺亡。该海啸造成的堆积物见于从仙台平原到岩手县沿岸的广泛地区,一般认为该地震规模高达矩震级(M)8.3甚至8.4级以上。
- 地震规模 M8.3以上
- 震中(推测) 三陆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
- 牺牲者 宫城县多贺城市周边 溺亡1,000人(根据史料中确定的部分)
1611年12月2日
庆长奥州(三陆)地震海啸
江户时代的大海啸
- 地震规模 M8.1以上
- 震中(推测) 三陆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
- 牺牲者 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 约3,500人(根据史料中确定的部分)
1611年12月2日上午,从现在的东北地区到东京的广泛地区发生了地震。之后,海啸袭击了奥州(现在的东北地区太平洋一侧)沿岸,仙台藩1,783人、相马中村藩700人溺亡。盛冈藩沿岸的大槌村(现大槌町)也有800人溺亡,各地都遭受了巨大的灾害。遭遇此次海啸的西班牙探险家比斯卡伊诺的报告书中记载“今泉(现陆前高田市)的房屋几乎全都被冲走了,有大约50人死亡”。以前的研究认为地震规模为矩震级(M)8.1级左右,而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之后的研究认为地震规模高于此数值。
1896年6月15日
明治三陆地震海啸
即使震级较低也可能引发大海啸
- 地震规模 M8.2以上
- 震中(推测) 三陆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
- 牺牲者 约22,000人(其中岩手县18,158人)
1896年6月15日19时32分,三陆沿岸发生了2级左右的地震,约30分钟后突如其来的大海啸向各地袭来。这就是“海啸地震”,即使地震的震动不大也会引发大海啸。
此次海啸在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等地造成了约2万2,000人死亡,流失、全毁或半毁的房屋多达1万户以上。岩手县受灾尤为严重,约半数沿岸家庭流离失所,四分之一沿岸居民不幸遇难,还有村落惨遭全灭。海啸过境1个月后,远野的实业家山奈宗真在沿岸灾区步行调查,撰写了《岩手县沿岸大海啸调查书》,详实记录受灾情况。
1933年3月3日
昭和三陆地震海啸
海沟外侧隆起型地震引发的大海啸
- 地震规模 M8.1以上
- 震中(推测) 三陆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北海道、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
- 牺牲者 约3,000人(其中岩手县2,671人)
1933年3月3日2时31分,三陆海域发生震级(M)8.1级的海沟外侧隆起型地震(※),岩手县沿岸等地观测到震级5级的地震。地震后30分钟到1小时内,海啸袭击了北海道至三陆沿岸地区,给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此次海啸在北海道、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共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和失踪,遭受流失、倒塌、烧毁、浸水等灾害的家庭超过1万户。此外,伴随着该次海啸还发生了火灾,田老村(现岩手县宫古市)火灾烧死40人,釜石町(现岩手县釜石市)商业街的火灾引发山火,烧毁了299户房屋。
在这场天灾之后,各地纷纷建起纪念碑,希望将海啸的危险性传达后世。
※关于海沟外侧隆起型地震,请观看“1-2 反复发生的地震海啸历史”面板上的“地震引发海啸的发生机制”(屏幕)。
地震发生日期(当地时间)1960年5月22日
海啸到达日本的日期(日本时间)1960年5月24日
智利地震海啸
横渡太平洋而至的远地海啸
- 地震规模 Mw9.5
- 震中(推测) 智利南部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智利、环太平洋
- 牺牲者 (日本国内)142人(其中岩手县62人)
1960年5月24日2时到7时,明明没有地震,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却突然遭受海啸袭击。此次海啸的原因是,日本时间5月23日4时11分在南美智利发生的矩震级(Mw)9.5级地震,这是世界观测史上最大的剧烈地震。受此地震影响,北海道至冲绳之间的广泛地区内都观测到海啸,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遭受4~6米的海啸袭击。这次海啸在各地造成142人死亡和失踪。
当时日本气象厅并没有观测到“远地海啸”(※)的先例,未能及时发出海啸警报。受智利地震影响,海啸预报的国际合作取得了推进,例如1965年在夏威夷檀香山设立了ITIC(国际海啸信息中心)等。
※虽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通常是指距离日本沿岸超过600千米的远方发生的地震所引发的海啸。
2011年3月11日
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地震海啸)
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地震,前所未有的海啸灾害
- 地震规模 Mw9.0
- 震中(推测) 三陆海域
- 主要的海啸受灾地区 东日本太平洋沿岸、环太平洋
- 牺牲者 (日本国内)牺牲者、失踪者 22,252人(其中岩手县占6,255人)
截至2019年3月1日/消防厅,包括关联死亡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发生了震源位于三陆海域的矩震级(Mw)9.0级的超巨大地震。日本列岛整体晃动,宫城县栗原市观测到最高7级,岩手县全域观测到4~6级强的地震。巨大的海啸向太平洋沿岸的广泛地区涌来。浸水甚至波及到了内陆深处,村落和市区遭受毁灭性灾害,此外,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大规模火灾、液化、地基下沉等原因也导致了严重的灾害,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2万2千人,半毁或全毁的住宅超过40万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大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