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B

何为海啸?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沿岸山崩、海底滑坡、陨石坠落等引起的大规模海水变动所导致的波长很长的海浪。
发生频率较高的海啸是由海底发生的地震所引起的。下面对由地震引起的海啸进行说明。

地震引发海啸的机制 由海底隆起和沉降引发

发生地震后,震源附近地面会被抬起(隆起)或压低(沉降)。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域,震源位于海底浅层,则海床的上下变化会导致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动荡,海面也会上下震荡。由此引起的海水变化会转换为波长很长的海浪,并向周围蔓延。

海啸的特征 高速涌来,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不同于只在大海表面移动的普通浪(波浪),海啸是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动荡,然后涌向海岸。普通浪的浪与浪之间的间隔(波长)为数米到数百米,而海啸的波长为数千米到数百千米,时间长的话,会连续数十分钟不断涌向海岸。
另外,后来发现在东日本大震灾海啸时,巨大的海啸进入地形复杂的海湾,在海湾狭窄的地方集中动能,重挫海底,卷起大量泥沙,形成了黑色海浪。包含泥沙的黑色海水具有比一般海水更强的破坏力。

足以毁灭整个城镇的破坏力

海啸是能量巨大的海浪,即使仅高30厘米,也可能会将站着的人的脚冲倒,再将其冲走。如果高度超过2米,则木造房屋难保,超过十几米的话,连钢筋混凝土的大楼也可能被摧毁。
此外,海啸并不是一波就结束,具有第二波、第三波反复涌来的特点。涌来的海啸会破坏城镇,裹挟的泥沙和瓦砾,会进一步增大破坏力。而且,返回大海的波浪又会再度破坏城镇。上述过程多次反复,进而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海岸附近的速度与奥运会百米赛跑选手相仿

海啸前进的速度在深海处与喷气式飞机相仿。随着接近陆地,海水变浅,速度会变慢。但即使到达海岸附近,速度也和百米赛跑的奥运选手差不多。因此,据说看到海啸之后立即逃跑也来不及。另外,海啸到达较浅的地方会变慢,从而被下一波海啸追上,因此海啸在海岸附近会陡然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