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前高田市“城市复兴建设”的历程
陆前高田市的概要
- 人口 18,987人※
- 户数 7,583户※
- 面积 231.94平方公里
- 气候 年平均气温10度以上,是岩手县最温暖处
※截止至2019年6月30日
东日本大震灾受灾情况概要
- 震级 6级弱(推测值)
- 最高浸水高度 17.6米
- 遇难、失踪人数 1,757人※(人口24,246人中的7.3%)
- 受灾户数 海啸受灾4,063户 地震受灾3,966户(总8,069户中的99.5%受灾)
※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
从零开始的城市建设
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土方工程
引进全长约3公里的巨大传送带,土方工程面积相当于64个东京巨蛋的用地。在受灾城市地区,人们将中心市区一片紧凑区域的地基提高了约10米,在高地上建造了新的住宅区。
反映了超过2,000名地权者的意向
面向超过2,000名地权者以逐个面谈的形式听取意见,各高地保持震灾前社区的形式,中心市区考虑到希望开店的位置等,开展了规划整理工作。
市民与政府共同探讨“街道配置”
以居民恳谈会和工商会为代表的市民与有关部门合作,市民与政府从规划阶段起就团结一致,共同推进公共设施的配置和商业区域的设计。
2011年
- 东日本大震灾发生(3月11日)
- 关于住宅、居住地的问卷调查(8月)
- 《陆前高田市震灾复兴计划》制定(12月)
2012年
- 临时商店街在各地开业(5~6月)
- 高田地区土地利用计划说明会(10月)
- 公共设施相继拆除(11~12月)
2013年
- “奇迹一棵松”复原,重新安置完成(6月)
- 12个祭组全部参加震灾后首次“移动七夕”(8月)
- 城市建设协作中心开办“城市建设市民会议”(10月)
2014年
- 商工会设立“中心市区规划委员会”(3月)
- 包括临时桥“希望之桥”在内的巨大传送带正式启动(4月)
- 市内第一号灾害公营住宅“下和野住宅区”建成(9月)
2015年
- 《无需“正常化”一词的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发表(6月)
- 通过传送带完成沙土搬运(9月)
2016年
- 《陆前高田市街道再生计划》制定(1月)
- 地基提高地区的中心市区首次交付商户(11月)
- 商店主等首次举办迷你讲座“城市研讨会”(11月)
2017年
- 大型商业设施“Abasse 高田”和“街道广场”开业(4月)
- 市立图书馆开馆(7月)
- 交流设施“本丸之家”开设,“街道阳台”4家店同时开业(10月)
2018年
- 地基提高地区的“早期重建区域”住宅区开始交付(1月)
- “开街祭”举办、“交通广场”竣工、包括“馆之冲桥”在内的南干线道路开始开通使用(9月)